十二五期间,国家确定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1、改造提升制造业
一是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装备制造行业要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强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
冶金和建材行业要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扩张,优化品种结构,在产品研发、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石化行业要积极探索原料多元化发展新途径,重点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加快化肥原料调整,推动油品质量升级。轻纺行业要强化环保和质量安全,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包装行业要加快发展先进包装装备、包装新材料和高端包装制品。电子信息行业要提高研发水平,增强基础电子自主发展能力,引导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着力用先进建造、材料、信息技术优化结构和服务模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
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优化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主要利用进口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沿海沿边地区布局。有序推进城市钢铁、有色、化工企业环保搬迁。优化原油加工能力布局,促进上下游一体化发展。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
三是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企业提高装备水平、优化生产流程,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四是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五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落实和完善税收等优惠政策,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
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新兴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 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
3、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发展安全高效煤矿,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研发示范,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燃煤机组,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大型坑口燃煤电站和煤矸石等综合利用电站。加强并网配套工程建设,有效发展风电。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新能源。
4、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一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会计、审计、税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代理、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积极发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加快发展项目策划、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等企业管理服务。规范发展人事代理、人才推荐、人员培训、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服务。促进广告、会展业健康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面向城乡居民生活,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 ①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 鼓励和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支持大型超市与农村合作组织对接,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引导住宿和餐饮业健康规范发展。②积极发展旅游业:坚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并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③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因地制宜发展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特色服务加快建设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
5、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十二五期间,国家还提出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按照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主要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
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要着力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二是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基本形成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利益补偿机制。实行按主体功能区安排与按领域安排相结合的政府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修改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三是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对优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强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对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综合评价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吸纳人口等。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等指标。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四是建立健全衔接协调机制。 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规划编制,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推进市县空间规划工作,落实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功能区布局。研究制定各类主体功能区开发强度、环境容量等约束性指标并分解落实。完善覆盖全国、统一协调、更新及时的国土空间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跟踪评估。
同时,一要坚持扩大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格局。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依托,以各类开发区为平台,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发挥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优势,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外商投资优势产业领域,积极承接国际产业和沿海产业转移,培育形成若干国际加工制造基地、服务外包基地。推进重庆两江新区开发开放。
二要加强规划协调管理,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加快规划法制建设。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为支撑,形成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完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编制程序,健全责任明确、分类实施、有效监督的实施机制。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形成落实本规划的重要支撑和抓手。地方规划要切实贯彻国家战略意图,结合地方实际,突出地方特色。要做好地方规划与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协调,特别要加强约束性指标的衔接。
6、产业集群: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不是依靠某一个企业或某一个行业能发展起来,主要靠企业聚集发展、集群发展,来提高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来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产业集群是上世纪后半期在国际上迅速兴起的产业组织模式,指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地域内的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我国的产业集群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流模式之一。产业集群战略在国内外发展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战略模式,在提高地区经济地位,加速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创造经济发展新空间,增强竞争优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主要形式有:一是由产业纵向关联而形成的产业集群。集群中的企业同属于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企业彼此间存在着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联系,产业链成为维系集群生存与发展的脉络。二是由产业横向关联而形成的产业集群。这类集群通常以区域内某一主导产业为核心,通过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外部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群体,由于这些群体之间相互享受着彼此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效应,因而充满了活力。三是由区位优势指向而形成的产业集群。这类产业群通常是由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众多中小企业所组成,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形成各类专业化的小型产业集群。
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产业生态化
产业生态化是指产业依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建立发展模式,在不同的工业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业,循环利用物资,消除环境破坏,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
产业生态化有着不同于传统生态环境保护的显著特征为:一是循环性。运用生态学规律,把传统的、由“资源-产品-废物”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生产过程,重构组织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源、高效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二是群落化。它是一种由多个彼此相关联的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共生系统,群落内的企业互相进行合作,特别是相互利用废料,使群落内的总体资源得到最优利用。三是增值性。发达国家一些成功的产业生态共生系统,其形成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是在商业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系统内所有企业都从中得到好处,取得增值效应。摒弃了传统产业发展中把经济与环境分离,使两者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的弊端。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