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下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微生物与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中强教授应邀莅临学院,在求实楼219会议室做了《大数据驱动的科学研究:年轻科研人员的最佳选择》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副院长关江华教授主持。
陈中强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自己做科研的成果经验,分析了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规律及变化和大数据驱动研究的重要性。报告应用了地球生物学的具体案例,从地学数据库、地球系统模型、人工智能等视角,讲解了自己找数据、利用已有数据、计算与数值模拟、AI与机器学习等四个方面的研究,系统阐述了大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报告内容丰富,案例详实,讲解生动,赢得教师们热烈的掌声;陈中强教授就大数据驱动、AI技术在科研应用等热点问题同青年教师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院士工作室”,关江华教授介绍了学院2026年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申报情况,陈中强教授从选题、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同申报教师进行了交流,对5位青年教师申报书从选题、内容及结构给予了一对一的详细分析和指导。

学院部分教师参加了报告会。
陈中强教授简介:陈中强教授于2001年获得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副教授,2012年全职回国,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地层委员会三叠系地层分会主席、国际古地理学会副主席、中国沉积学会副秘书长、国家外国专家局重点引智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科协评审专家、湖北省特聘专家,曾任国际地学研究计划IGCP-572和IGCP-630项目主席。在重要期刊发表SCI论文259篇,包括第一/通信作者《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论文,以及第一/通信作者其它NI期刊论文7篇:Current Biology(1)、Geology(1)、PRS-B(1)、EPSL(2)、GRL(2);7篇高被引论文,单篇高引达578次;SCI论文被引共10481次(Web of Science 2023年09月数据),H-因子:56。2021-2024年每年被选为爱思唯尔(Elsevier)高被引中国学者榜单。
(文:张敏 图:黄伟 郑海涛)
